亿昌菌业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课堂开课了(二)
七、防止菌种带虫带病原的具体措施有:
(1)菌种厂方面。
①菌种厂要远离饲料厂、酿造厂、畜禽场、垃圾场等。
②菌种厂结构要合理,尤其无菌、冷却、接种、培养四个环节要相互配套,即灭菌后的物料不经外界直接进入基本无菌的冷却室。当冷却到适宜温度后经由缓冲间进入接种室,再转入培养室。
③室内墙壁、地面、天花板要平整、光滑、无缝隙、门窗紧密,以便于消毒和杀虫。
④原料堆放在仓库。室外放置要搭遮雨棚严防原料变质、霉烂。
⑤垃圾堆放应有专用设施或装置一般设在南边(因北方地区多北风),不可长时间堆积,或运走,或焚烧或深埋。
⑥经常保持厂内清洁卫生,严防乱丢破袋和污染袋。
⑦培养室的换气孔必须安装60目以上筛网以防成虫飞人。
(2)母种生产环节控制措施。
①选用高产优质良种。转管时要注意纯度、萌发力。
②严防棉塞潮湿(易污染)。
③采用综合培养基或变换培养基,满足营养需要,提高菌丝活力。
④采用尖端分离法提纯、复壮母种。
⑤培养温度应在最适生长温度以下,以利壮菌。
原种栽培环节控制措施。
①不使用污染料和带螨辅料。
②培养料的含水量宜稍低于最适含水量,能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即可。
③装瓶(袋)后的瓶口和外壁务必清洗干净,让杂菌和虫害没有传染渠道。封口用透气好的优质棉,严防用废棉或次棉做棉塞,这种棉塞不但不透气,还是十分危险的污染源和隐患。
④灭菌要彻底。高压灭菌不低于2小时;常压灭菌不少于10小时,并在锅内降到80℃左右(这样的温度对于运输过程中杂菌有一定杀灭作用)时出锅后立即送入冷却室。注意更换潮湿棉塞。
⑤冷却时,正是内外冷热交换阶段,冷却室的无菌程度与灭菌的第一次再污染密切相关。
⑥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不严会造成第二次再污染。
⑦降低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至60%~70%。地面撒生石灰粉,利于消毒、除湿和杀螨。门窗和通气孔安60目以上防虫网。使用前进行消毒,严防培养室密不透气。通风换气是最好的空气消毒。
⑧培养室尽量避光,一是防菌丝老化,二是防飞虫侵入,三是防止诱生木霉。
⑨瓶(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散热。
菌袋生产环节控制措施。
①菌袋生产时间:秋冬栽培者宜晚不宜早,避开高温期;春季栽培的宜早不宜晚。目的是提高成功率,防止杂菌污染。
②注意原种菌龄。即原种培养到期日和使用日要协调好。
③培养料湿度宜小不宜大,可降低污染率。由于在发菌过程还能产生代谢水,不必担心会影响出菇时的水分需要。
④灭菌时料袋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蒸汽流通。灭菌时间宜长不宜短。
⑤把好配料关:严防干湿不均(有一粒干料就长一个霉点)。严防装袋时间太长或装袋后搁置时间太长(不可超过1小时),要及时灭菌。
⑥把好塑料袋质量关。防止图便宜购买添加旧料的塑料袋,塑料袋厚度不宜低于0.04毫米。
⑦直接入棚发菌的,要防止棚内高温、高湿、光线过强、密不透气。
⑧要根据气温高低,控制垛层高度和排列方式。原则上温度高时要散热,防止烧菌。
⑨消毒、除虫和灭鼠必须贯穿始终。
⑩防止袋口有冷凝水时进行接种。原种去掉上层老菌皮。
八、防止培养料和覆土带虫、带病原菌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在食用菌栽培中,如果把菌种带菌、带虫作为病虫害第一来源,那么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及覆土材料便成为病虫害第二来源渠道。
木腐食用菌通常采用熟料栽培,防止杂菌污染是主要矛盾,而虫害防治则相对处于次要矛盾。因为出菇期已进入晚秋和冬季,已不是虫害的流行旺季,比较容易防范;而草腐菌栽培多采用发酵料、覆土栽培模式。所以,草腐菌栽培防止培养料、覆土带虫、带病原很关键。主要防治技术措施有:
(1)培养料配比要合理。严防氮源过多,碳氮比失调。防止堆料过湿。畜禽粪必须进行杀虫预处理,防止虫、螨进料。严防将粪块直接入堆发酵,粪块往往是病虫害孽生的隐患之一。
(2)培养料发酵要充分。堆温必须在三翻前达到70~75℃;翻堆均匀,使料受热一致、腐熟一致、杀虫一致;尽量采用二次发酵,既可防治病虫害,又能提高产量达30%左右;采用一次发酵料,喷药杀虫贯穿始终,可有效控制虫害。
(3)秋冬季栽培的播种期不宜过早。适当偏晚一点,既利于防治病虫害,又有利于壮菌、抗杂,确保成功和丰产。切勿因贪图“早种早出早赚钱”而造成“全菌覆没”。
(4)搞好覆土消毒。覆土要选保水、透气的生土;先暴晒,再消毒,反复翻拌驱散药味后才能使用,以免伤害菌丝。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花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亿昌菌业花菇篇
- 亿昌菌业带您走进灵芝栽培的知识海洋(三)
- 亿昌菌业带您走进灵芝栽培的知识海洋(二)
- 亿昌菌业带您走进灵芝栽培的知识海洋(一)
- 亿昌菌业-猪肚菇的栽培环境与技术
-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三)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二)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一)
- 足不出户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亿昌菌业杏鲍菇种植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