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亿昌菌业杏鲍菇种植篇(三)
足不出户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亿昌菌业杏鲍菇高效种植篇(三)
十三、如何给杏鲍菇菌袋补水?
目前食用菌生产补水的主要方式为采用高压水枪注水。
补水时要注意观察菌袋是否缺水?菌丝是否旺盛?凡培养料含水量已显著下降,但菌丝生长依然旺盛、浓密、洁白的菌袋可直接补水。第一次补水时间为头潮菇采摘完毕,第二次为3潮菇结束时。如果料内菌丝生长稀疏、长势细弱、菌丝发黄、生活力下降或料内水分适中或自然温度降至5℃以下或料内已发生病虫害等,均不宜补水。另外,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也不宜直接补水,易导致整体污染。
补水时,注水量一定要控制好,原则上不超过原菌袋的重量,以达原菌袋的80%?90%较好。菌袋后期(三潮菇后)补水的同时,也可同时补些营养物质,常用0.5%尿素、0.5%的葡萄糖或白糖、1袋菇力源,兑入500kg水直接注入菌袋〔棒〕,出菇个大肉厚、菇蕾暴发率高,增产显著,后劲足。
十四、菌袋注水后如何管理?
注水后的菌袋不宜直接催蕾出菇。注水以后要加大通风、降低菇棚湿度到70%?80%,同时将温度升高至22?24°C,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如此条件保持5?7天后再催蕾出菇。
十五、为什么杏鲍菇会出现畸形菇?如何防治?
畸形菇实际上就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1) 球形菇。菌袋在催蕾过程中,菇棚温度长期低于10C,使菇体细胞的正常分裂不能进行,原基不分化可形成此类畸形菇。因此,催蕾期应避免长时间温度偏低,适当提高棚内温度l0 ℃以上,并保持10℃左右的昼夜温差剌激可避免此类畸形菇。另外,通风不足,光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应加强催蕾期通风换气管理,增加散射光刺激。
(2) “大肚菇”、“大盖菇”。菇棚通风不足,造成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刺激菌柄、抑制菌盖生长,造成杏鲍菇出现“大肚菇”;如菇棚通风过量,造成氧气过量会刺激菌盖生长、抑制菌柄增粗,形成“大盖,,杏鲍菇。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为食用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补充氧气,同时排出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所以要生产“柱形”杏鲍
菇一定要控制好菇棚的通风换气。
十六、为什么杏鲍菇球形原基及子实体内部会出现“腐烂、恶臭”病害?如何避免?
杏鲍菇球形原基及子实体内部会出现“腐烂、恶臭”病害是近几年在老杏鲍菇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危害极大*其病原菌主要是兼性厌氧细菌,并伴有真菌混合感染。
造成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菇棚消毒不彻底,杂菌基数偏高。开袋以后,为保温、保湿,通风不足,湿度偏大造成细菌污染。
2、采用开放式接种,未严格无菌操作,在接种环节就造成了隐性污染。从菇农反映栽培种能正常出菇分析,此污染途径可能性更大些,因个别地方菇农有在菇棚进行开放式接种的习惯.
3、菌袋本身灭菌不彻底,含芽孢杆菌类细菌;或菌种本身隐性带菌。
4、主观原因:菇农凭经验、感觉种菇,没有意识到种菇本身的科学性、严谨性。一方面菇棚越使用杂菌基数越高,另一方面菇农越种操作越粗放。
避免措施有:①菇棚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②菌袋要彻底蒸熟;③使用合格菌种;④接种严格无菌操作,在接种箱完成. ⑤对发病的菇蕾进行彻底清理,去除原料面,露出新料面。喷洒农用抗生素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菌袋搬入菇棚重新催蕾、出菇。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花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亿昌菌业花菇篇
- 亿昌菌业带您走进灵芝栽培的知识海洋(三)
- 亿昌菌业带您走进灵芝栽培的知识海洋(二)
- 亿昌菌业带您走进灵芝栽培的知识海洋(一)
- 亿昌菌业-猪肚菇的栽培环境与技术
- 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三)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二)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一)
- 足不出户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亿昌菌业杏鲍菇种植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