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荐打印

—— 享用亿昌科技,沐浴菌业阳光 ——
当前位置:首页 » 亿昌菌业资讯中心 » 食用菌管理技术支持 »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二)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二)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二)扫一扫!
人气:-发表时间:2015-11-09 08:58【


亿昌菌业平菇课堂开课了—如何栽培平菇(二)

五、平菇生料栽培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平菇是食用菌中较容易栽培的品种。生料、熟料均可并且菌袋发满后开袋即可出菇。生料栽培在装袋季节温度较高时建议采用短期发酵料,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 配料。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选择—个配方,按配方组料后按料水比1:1. 3?1. 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65%;同时用生石灰水将培养料的pH值调至7. 5?8。拌料时加入亿昌菌业平菇发酵料全生料栽培专用培养基。

(2) 装袋季节温度较低时,可直接装袋;温度较高时培养料需要短期发酵处理。发酵处理过程及注意事项见下面。

(3) 装袋接种。栽培平菇—般用长而宽的塑料简,以长45?51厘米,宽24?28厘米为宜,装干料2千克左右。边装料、边播种,接种量10%?15%,多采用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的层播法。

(4) 发菌管理。①温度控制。无论室内或室外发菌都要控制好温度。料温控制在22?25℃为宜,短时间内不应超过28℃:。较低温度发菌不仅成功率高,也有利于高产。②湿度控制。发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③光线控制。发菌室保持黑暗或弱光;室外发菌可在菌袋上加盖秸秆等遮光。④适当通风。发菌期间结合温度、湿度情况迸行通风,每天2?3次。温度高、湿度大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并延长时间;堆放菌袋数量大时也应加强通风。⑤翻堆检査。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予以拣出并及时进行防治。可利用注射器注人高效绿霉净或将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 10以上的浓石灰水或火碱溶液涂抹,菌袋杂菌发生严重,应淘汰。

(5) 出菇管理。在适宜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下,经20?30天菌丝可长满菌袋,随后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该阶段管理主要措施有:加大昼夜间温差刺激;增加菇棚空气的相对湿度至85%?95%;加强通风换气管理;增加散射光线刺激,促使子实体原基形成。

平菇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通常分5个时期:①纽结期:塑料袋内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突起,有黄豆粒至蚕豆粒大。此时期不能往料上喷水。②桑葚期(菌营期):在纽结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

起。此时期料面上不能喷水,要加强通风换气。③珊瑚期:菇蕾布满料面出现菌盖分化。此时料面可以喷雾状水,幼菇最怕风吹失水。④伸长期:子实体具清晰的菌柄、菌盖。每天向料面喷雾状水3?4次,促使子实体敦实肥厚,以提高单朵重量。⑤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长,菌盖加速生长。当菌盖展开、中间下凹、边缘平展、浅灰色时及时采收。

六、栽培平菇何时采用熟料?

平菇由于吃料速度快、抗杂菌能力较强,一般都采用生料或短期发酵料栽培。但夏秋季高温季节生产平菇时应该用熟料,采用熟料袋栽模式,即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

七、平菇覆土栽培能否提高产量?如何进行?

一般平菇覆土后可提高产量50%以上。因为土壤不仅能提供水分和养分,还能起到保湿及调节温度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脱掉菌袋的菌榨平铺或直立排放在挖好的畦床上。摆放菌

棒之前,畦床要用拌入高效绿霉净的水浇灌,待水渗干后,撒上一薄层生石灰粉。菌棒之间留有3?5厘米空隙,用土填充空隙,最后用2?3厘米的湿润土壤将菌棒盖好。夏秋季高温季节生产平菇采用覆土出菇容易获得成功。

八、栽培平菇如何采用墙式立体出菇?

菌墙式立体栽培解决了补水难的问题,使菇体采收时含水量充足,品质好,具有野生菇特有的鲜、嫩、滑、脆的特性。

操作方法为:将出过一、二茬菇的健壮菌棒进行脱袋。平摆成相距30厘米左右的双排菌墙,每层菌棒之间覆一层3厘米厚的湿润营养土。营养土配方为:取足量沃土暴晒,并拌入0.05%的尿素、0.5%的磷肥、1%的生石灰,加水拌湿拌匀即可。每层菌棒都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中间的空隙用营养土填满后,在上面筑一道蓄水槽,墙两边用营养泥抹缝。这样只需依靠水槽内营养水的渗透作用就能保证菌棒出菇时所需的湿度,管理比较方便。槽内放水的原则为:菇多水多,菇少水少。菌墙出菇前的管理很简单,几乎不用补水就可现蕾,但应注意拉大昼夜温差,加强通气,给予散射光刺激,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每采完一茬菇,根据情况浇些营养水。营养水的配方为:0.2%尿素、0. 5%葡萄糖和0.01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相关资讯

亿昌菌业首页 | 菌诺宝利B+ | 菌诺宝利C+ | 关于亿昌菌业 | 人才招聘 | 联系亿昌菌业 | 网站地图

电子营业执照 备案号:冀ICP备06012229号 二维码
扫一扫!